各市科技局,廳機關各處室、各直屬事業單位:
現將《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細則(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2020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國發〔2019〕5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9〕10號),依法有序、科學規范實施省科技廳“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制定本工作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是指省科技廳根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抽查計劃開展監督檢查時,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并將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的監管工作機制。
第三條 省科技廳使用省政府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工作平臺(以下簡稱省工作平臺)對“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行全程電子化管理。監管工作各個環節均在省工作平臺操作實施,做到全程留痕、流程可溯。
第四條 省科技廳建立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以下簡稱法規處)牽頭,各承擔監管職責處室(以下簡稱監管處室)分工負責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推進機制。
第二章 建立“一單、兩庫”
第五條 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結合省科技廳監管事項目錄清單,法規處會同各監管處室制定省科技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進行動態調整。
第六條 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應明確抽查依據、對象、內容、方式、比例和頻次等。
法律法規規章對檢查比例和頻次有明確規定的,按規定實施;沒有明確規定的,抽查比例原則上不低于檢查對象名錄庫的5%,抽查頻次每年不少于1次;對同一檢查對象每年實施抽查次數原則上不超過2次。對投訴舉報多、列入異常名錄、有失信行為和嚴重違法違規記錄等情況的檢查對象,加大檢查力度,不受比例和頻次限制。
第七條 省科技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調整情況應及時導入省工作平臺,并通過省科技廳門戶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以下簡稱公示系統(山東)〕向社會公開。
第八條 在省工作平臺建立健全與省科技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職責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統稱“兩庫”),對“兩庫”進行動態管理。
第九條 各監管處室提出與本處室監管職責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報法規處審核匯總后,形成省科技廳檢查對象名錄庫。檢查對象名錄庫應涵蓋全部檢查對象。
第十條 各監管處室提出本處室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報法規處審核匯總后,形成省科技廳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包括省科技廳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和從事日常監管工作的人員等,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
第三章 制定抽查計劃
第十一條 各監管處室每年1月上旬,根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結合監管工作需求,制定本處室負責抽查事項對應的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報法規處審核匯總后,形成省科技廳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報省市場監管局備案。
第十二條 年度抽查工作計劃應涵蓋省科技廳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全部事項,并對每一抽查事項分別明確抽查對象、抽查內容、抽查方式、抽查比例和頻次、抽查時間等。
第十三條 法規處會同各監管處室,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和工作實際,對年度抽查工作計劃進行動態調整,通過省科技廳門戶網站、公示系統(山東)向社會公開。
第四章 生成抽查任務
第十四條 各監管處室執行年度抽查計劃時,應在省工作平臺預先設置任務,經任務審核、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匹配執法檢查人員等流程后生成任務,并將任務生成情況報送法規處。
第十五條 法規處綜合統籌各監管處室任務生成情況,對在同一時間段內,不同抽查任務抽取到同一檢查對象的,協調任務執行處室合并實施檢查任務,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第十六條 各監管處室設置任務時,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不定向方式(直接從檢查對象名錄庫所有主體中抽?。┗蚨ㄏ蚍绞剑ò凑罩黧w類型、經營規模、地理區域等特定條件抽?。╇S機抽取檢查對象。
通過自動方式(直接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所有人員中抽?。┗蚴謩臃绞?綜合考慮執法資質、業務特長、抽查對象等條件抽?。╇S機匹配執法檢查人員,每個檢查對象抽取不少于2名檢查人員,其中1人為組長,組長由相關監管處室主要負責同志確定。
第十七條 抽取的執法檢查人員與檢查對象有利害關系的,應當申請回避?;乇芸刹扇∨c其他執法檢查人員交換檢查對象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不參與本次檢查任務的方式。
第十八條 抽取的執法檢查人員原則上不得更換,但因回避、崗位調整、工作沖突、身體健康狀況等特殊情況無法繼續履行檢查任務的,經相關監管處室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可以另行在省工作平臺上按程序抽取遞補檢查人員。
第十九條 對涉及專業領域的抽查,可以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檢驗檢測、財務審計、調查咨詢等工作,或依法采用有關機構作出的鑒定結論。鼓勵監管處室邀請科技專家參與監管工作。
第五章 實施抽查檢查
第二十條 各監管處室應根據任務生成情況制定抽查檢查工作方案,確定檢查方式、檢查標準和工作流程等,加強對執法檢查人員的業務指導。
第二十一條 執法檢查人員應認真執行抽查檢查工作方案,對照檢查標準,依法依規進行檢查,不得妨礙被檢查對象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二條 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檢查可采取實地核查、書面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
第二十三條 執法檢查人員實地核查時,應主動向檢查對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發放抽查告知書,告知配合檢查的相關要求,并根據檢查情況客觀、公正填寫抽查檢查記錄表。
第二十四條 執法檢查人員通過文字、音像等方式對抽查檢查進行全過程記錄,制作抽查檢查記錄,交由被檢查對象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其他授權人員簽字或蓋章確認。檢查對象拒絕簽字或蓋章的,由執法檢查人員在檢查記錄中說明情況,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人員見證。
第六章 結果公示運用
第二十五條 各監管處室組織執法檢查人員在抽查任務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將檢查結果導入省工作平臺,由省工作平臺推送至公示系統(山東)公示。
第二十六條 對檢查結果有異議的,各監管處室在接到申請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進行復核,經復核確有錯誤的予以更正,無錯誤的予以維持。復核結果及時反饋當事人。
第二十七條 對抽查檢查發現的問題,按照“誰監管、誰負責”原則,由各監管處室負責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涉及其他職能部門的,及時將違法違規線索移交有關部門;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第二十八條 嚴格落實監管職責,對未履行、不當履行或違法履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職責的監管處室和執法檢查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處理。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各市、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可參照本細則,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細則。
第三十條 本細則由省科技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 本細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