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政字[2016]115號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71號),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br />(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促進知識產權運營轉化,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知識產權服務;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三中心一基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知識產權強市之路。
(二)基本原則
——堅持戰略引領。緊抓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推動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實現從大向強、從多向優的轉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按照國家部署,推進知識產權管理改革,破除制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障礙。創新知識產權收益分配制度,激勵創新,促進創新成果合理分享,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市場主導。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促進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加強知識產權政策支持、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著力構建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堅持開放合作。圍繞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建設,以國際標準提升知識產權水平,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統籌國際國內創新資源,培育我市知識產權優勢,為市場主體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優進優出和互利共贏。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25件,《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申請年申請量超過1000件,核心版權擁有量超過1萬件,有效注冊商標超過12萬件。知識產權管理效能和運用成效大幅提高,運營和投融資規模效益達到全國先進水平;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完善,保護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知識產權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隊伍迅速壯大,形成全國知識產權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率先進入全國知識產權強市行列。
二、深化知識產權管理改革
(四)推進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改革。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建設職責清晰、運行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申請受理、維權援助、舉報投訴、統計分析、信息公開等服務系統,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強區(市)知識產權工作,將區(市)知識產權指標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市編委辦、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經濟信息化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建立重大項目知識產權評議工作機制。圍繞重點產業規劃、高技術領域重大投資項目等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產業主管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建立重大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工作機制,明確評議內容,規范評議程序。大力培育知識產權評議服務機構,建立知識產權評議專家智庫。引導企業自主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工作,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引導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水平。建立以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為主體的貫標工作推廣體系,以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主體的貫標服務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企業推行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引導企業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委托管理服務。(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質監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促進知識產權創造
(七)著力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實施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工程,制定全市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目錄和發展規劃。優化財政資金導向政策,加大對知識產權密集型產品的支持力度。運用股權投資基金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試點建設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和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產品示范基地,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農委、市經濟信息化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突出企業知識產權創造主體地位。實施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強化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大研發投入,促進高質量知識產權產出,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加強動植物新品種、專利技術、地理標志和知名商標的集成創造,提高企業競爭力。指導企業完善職務發明獎勵和報酬制度,采取知識產權入股、股權期權獎勵、崗位分紅、利潤提成等方式,激勵員工發明創造。(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農委、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促進知識產權產學研協同創造。支持和引導高校院所、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建立基于互利共贏的知識產權戰略聯盟,促進高校院所基礎研究優勢與企業產業化優勢、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業優勢相結合,創造一批具有戰略儲備價值的自主知識產權,強化地方產業發展優勢。支持高校院所推進知識產權處置權、收益權管理改革,自主支配知識產權成果及其收益,加大對科研人員的獎酬力度,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知識產權運用
(十)促進知識產權運營轉化。圍繞十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構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設立專利運營引導資金,引導社會資金組建專利運營基金,探索建立“專利銀行”,進行專利收儲、布局和運營。培育引進高端知識產權運營機構,扶持知識產權運營機構擴大規模,提高服務能力,推動專利技術許可交易和本地轉化。鼓勵高校院所設立知識產權轉移機構,自主開展轉移轉化工作。支持企業和高校院所組建專利聯盟、構建專利池。(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探索知識產權融資發展模式。制定知識產權金融扶持政策,鼓勵創新知識產權投融資產品,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完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和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銀行、證券、保險和信托等金融機構創新開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知識產權融資業務。支持探索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營的眾籌、眾包模式,促進“互聯網+知識產權”融合發展。(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金融工作辦、青島證監局、青島保監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強知識產權信息開發利用。加強國家知識產權局(青島)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和遺傳資源等知識產權基礎信息互聯互通,構建知識產權大數據。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和基本檢索工具免費向社會開放,提高信息利用便利度。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和高端新興產業,加強專利數據庫建設,利用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導航產業發展。(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農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十三)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強知識產權法制建設,建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優化行政執法資源配置,建立集中統一的執法機制。引導商會、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提高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創建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建立行政調解司法確認銜接機制,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進一步推進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將假冒專利、假冒商標、侵權盜版等記錄納入社會信用評價體系。深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嚴厲打擊各類版權侵權行為。開展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著力查辦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群體侵權等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知識產權案件,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市中級法院、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公安局、青島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強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建設,完善中國(青島)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服務功能。建立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專家顧問制度,為知識產權維權提供專業支撐。建立健全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支持仲裁機構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仲裁工作,鼓勵維權援助機構開展糾紛訴前調解,鼓勵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第三方機構參與糾紛調解。(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公安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青島仲裁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提升知識產權國際化水平
(十六)扶持重點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化布局。支持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主動介入國際研發分工,設立海外研發機構。鼓勵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支持專利代理機構開展PCT國際專利申請服務業務,加大對獲得國外發明專利授權的資助力度。引導企業將專利技術上升為國際標準,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升企業國際化競爭能力。鼓勵企業建立專利收儲基金,吸收國外先進專利技術,完善知識產權國際化布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經濟信息化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加強知識產權海外保護和風險預警。制定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指引,建設涉外企業知識產權數據庫,建立科學決策、快速反應、協同運作的涉外知識產權爭端應對機制。培育高水平涉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支持行業協會、服務機構跟蹤發布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發展動態。推動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機制,推行知識產權盡職調查規范,開展知識產權風險評估,提高企業應對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能力。(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完善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強與美國、歐盟、韓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有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合作,開展知識產權國際化學術交流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以中德生態園、柏科中以孵化器、青島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等為主要載體,打造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示范基地,融入國際知識產權合作體系,促進全球創新資源與我市創新需求有機對接。(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高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十九)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加強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建設,健全三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體系。完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維權援助、專利交易、公益培訓等能力建設。加強青島專利代辦處建設,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培育知識產權品牌服務機構。引進與培育相結合,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采取聯合經營、上市融資等方式發展壯大,培育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品牌服務機構。支持服務機構開展特色化、高端化服務,培育服務新業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服務業信用管理制度,推行服務標準規范,引導服務機構高端化發展。推進嶗山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建設,帶動全市知識產權服務業規?;l展。(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為創新創業提供知識產權服務支撐。制定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政策措施。開展創客知識產權培訓活動,指導創客通過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實現科學創新、理性創業。選拔一批知識產權企業導師,加強對創客的知識產權指導;支持創客使用“創新券”購買知識產權服務;鼓勵創客利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緩解創業資金短缺難題。(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金融工作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組織實施和保障
(二十二)強化組織領導。發揮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和部門密切協作、運轉順暢的知識產權工作聯動機制,合力推動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導考核,確保知識產權強市建設任務目標全面實現。(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農委、市質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加大投入力度。市、區(市)兩級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各類科技研發資金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傾斜。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廣泛吸引社會資本,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知識產權資金投入體系。(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農委、市質監局、市金融工作辦,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四)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將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引進納入全市人才計劃,鼓勵引進培養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迅速壯大知識產權人才隊伍。鼓勵駐青高校增設知識產權學科,支持青島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的建設與發展,開展知識產權研究,完善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爭取設立國家、省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加大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力度。建立知識產權人才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推動優化配置。(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五)加強宣傳引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和公益宣傳,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使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營造良好氛圍。(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青島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