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是省自然科學基金(簡稱“省基金”)運行的基本遵循,是組織開展省基金工作的重要依據。為貫徹落實國家及省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精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滿足科技快速發展對省基金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資助體系、資金使用等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更好地推動全省基礎研究工作,省科技廳、財政廳對原《管理辦法》進行了系統全面的修訂完善。
一、基本原則
《管理辦法》的修訂,堅持對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舉措、滿足我省基礎研究快速發展需要、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管理模式的總體思路,注重在繼承中改革創新、在學習中吸納借鑒、在發展中形成特色,突出了省基金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戰略定位,旨在發揮其在推動學科建設、促進人才培養、強化源頭供給、支撐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是明確省基金的功能定位。省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按照“聚焦前沿,鼓勵探索,需求牽引,交叉融通”的思路,鼓勵自由探索,突出目標導向,強化績效評價。
二是建立新時代省自然基金資助體系。省基金按照青年基金、面上項目、重大基礎研究、優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聯合基金、應急管理等專項組織實施,根據需要適時作出必要調整。
三是優化省基金的過程管理。統籌考慮省基金項目申報、評審組織、立項實施、監督管理等全過程,系統明確了各環節責任主體、資格條件、運行程序、完成時限和監督評價等任務要求,構建了分工明確、配合銜接、獎罰分明的運行體系。
四是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堅持以信任為前提,賦予科研人員和法人單位充分的自主權,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管理程序、過程監督、證明材料等能放則放、能減則減,努力創造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氛圍。
二、修訂過程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學習借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深度參考北京、上海、廣東等省份自然科學管理相關規定,在深入調研基礎上修改形成《管理辦法》(初稿),然后發至高校、科研院所單位書面征求意見。在匯總反饋意見基礎上根據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最新改革舉措,多次組織專門的座談會議廣泛征求各高??蒲袉挝还芾?、科研人員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最終在吸納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員、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后,形成現有《管理辦法》。
三、主要內容
修訂后的《管理辦法》在結構和內容均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與充實,共七章45條,包括了總則、資助體系、組織管理、申報與評審、立項實施、監督與管理、附則等七部分內容。
(一)總則。明確了《管理辦法》制定的目的意義、省基金的功能定位和資金來源,提出了省基金遵循的主要思路與基本原則等。
(二)資助體系。將省基金資助體系分為青年基金、面上項目、重大基礎研究、優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聯合基金、應急管理等七類,規定了每類專項的基本要求、條件、目標和執行期限等。
(三)組織管理。主要闡述省基金的管理架構,對省科技廳、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依托單位、推薦部門等各責任主體各自的職責進行了明確與細化。提出建立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系統,實現項目全過程網絡信息化管理。
(四)申報與評審。對省基金的申報與評審工作流程進行了梳理規范,明確了省基金的申報工作組織、申請人基本條件、項目推薦、項目評審、資助審議等各個環節的具體管理細則。
(五)立項實施。提出了省基金在立項實施過程中的相關管理要求,對項目計劃下達、項目經費撥付、項目立項任務書填報、項目變更及終止、項目結題及延期、項目形成的知識產權等做了明確的規定。
(六)監督與管理。明確了對省基金項目在申報、評審和實施過程中項目申請人、依托單位、推薦部門、評審專家等相關主體的監督與管理措施,提出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對相關主體分別建立信用檔案。
(七)附則。明確了原省基金中培養基金、博士基金、省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聯合基金、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工作室項目在現管理辦法下資助體系的歸屬,以及《管理辦法》的解釋權和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