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6月27日訊
近日,青島市技術交易市場正式推出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規則,這是我國首次在技術交易市場出臺科技成果的技術產權交易規則。
項目所有人享受保姆式掛牌交易服務
青島市科技局成果處張德震向記者介紹,目前市場上信息高度不對稱,科研院所的專家掌握的是對技術的深入研究,理論性比較強,在市場上很難找到能產生共鳴的人,而市場企業需要的是能夠立即投入使用、產生效益的科技成果,供需不平衡。
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規則的推出,在科研項目轉化為商品的過程中引入了第三方中介機構,科研項目所有人提出項目,第三方中介機構接受其委托,將項目在市場掛牌,把有效信息公布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實現一對面的市場推介。
科研項目所有人享受到的是保姆式的掛牌交易服務,項目所有人將科研項目委托給第三方中介機構后,意味著將項目掛牌、評估、交易等所有工作全部交給中介機構,中介機構再指定具體的技術經紀人牽頭項目的商業策劃、市場推介等,根據供、需雙方的要求,最終實現項目一對一的交易。
中介機構期望制定合理的價格標準
青島華慧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的張萬偉是第三方中介機構的代表,他告訴記者,科研院所主攻科研成果,它所有的企業資源遠不如中介機構掌握的多。通過項目委托,中介機構給項目做市場推介,從中介機構已有的企業客戶群中,選擇對該項目有購買意愿的企業,將項目在企業群體中的推廣,“一個項目可向多家企業推廣,交易成功率會更高。”
對于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規則的推出,張萬偉說,技術交易市場是個大平臺,中介機構是小平臺,制定出具體的規則,可實現大小兩個平臺的有序互動。“交易平臺引入更多的中介機構,企業有更多的選擇余地,會更有信心;同樣科研院所和中介機構都可受益,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面。”
張萬偉說,“希望能夠進一步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機制,交易的最低起步價是多少,最高可達到多少,作為一項制度確定下來。”在項目推介時,科研院所和企業都有自己的期望價格,但期望價格與其實際價值有一定的差距,可能過高,也可能過低,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機制,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推介和交易。
讓社會資本像炒股票一樣“炒技術”
記者了解到,交易規則是技術交易市場的基本制度,對擬交易的科技成果,進行確權、授權、技術評估和商業模式市場分析后,通過具有資質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推薦掛牌交易,將知識產權這種難以實體化的“無形資產”變成可進行標準化交易的資產。同時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技術交易,讓社會資本像炒股票一樣“炒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交易規則的正式推出后,青島市將研究出臺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管理辦法,組建參與技術交易的基金,聯合技術轉移機構和社會投資基金,參與技術交易,以做市商的模式,活躍技術市場交易。(張仕珊)
發布會現場

科技成果掛牌交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