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26 00:00:00來源:知識產權家點擊:0 返回列表
李志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建議》收悉。結合我局職能,現答復如下。
您的建議聚焦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從新領域新業態法律制度完善、數字賦能知識產權服務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參考意義,我局對此深表認同,并在實際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推動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關于聚焦新領域新業態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一)完善專利審查標準。加大社會需求調查研究力度,積極回應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發展要求,修改完善相關審查標準。2017年以來,多次修改《專利審查指南》,將與商業模式創新相關的技術方案納入專利保護客體范疇,優化涉及計算機程序發明權利要求的撰寫要求,明確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專利申請的審查規則等。2021年,啟動《專利審查指南》新一輪修改工作,在修改草案中進一步明確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查標準,目前已完成社會意見征求。
(二)健全專利審查政策。創新多種按需審查模式,持續健全相關政策體系,滿足新領域新業態創新主體個性化需求。2017年,修訂發布《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將涉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的專利申請納入優先審查范圍。2019年,印發實施《專利申請集中審查管理辦法(試行)》,針對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生物技術等重點優勢產業專利申請建立集中審查制度,更好滿足市場主體加快培育核心專利的需求。
二、關于加快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一)優化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等系統功能。2020年1月,上線試運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初步實現商標、專利、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申請、繳費、信息查詢、檢索及數據下載等各類業務“一網通辦”,累計訪問量近500萬次。同時,以公共服務網為載體,不斷完善新一代專利檢索與分析系統,包括105個國家與地區的專利數據資料,部署地方端29個,全國注冊用戶總數超過6.8萬人,自建庫數量近3000個,累計為創新創業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專利檢索分析服務近660萬次,專利著錄項目下載1.54億條,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二)穩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立項建設。聚焦知識產權領域審查授權、行政執法、綜合監管等業務環節,以提升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水平為目標,有序推動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立項建設。目前,平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并完成專家評審,待批復立項后及時啟動項目建設,建成后將為知識產權保護各環節協同聯動提供更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目前已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納入《“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正在編制項目框架方案。建成后將匯聚全球商標、專利、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實現知識產權數據與相關經濟、科技、法律信息關聯,以及知識產權業務服務、政務服務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一體化,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質量。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關注新領域新業態發展態勢,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制度設計,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早日立項建設,持續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
衷心感謝您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繼續關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