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OPPO在德國被禁售的事情非常引人關注,這件事情有了最新進展,諾基亞還在不依不饒,但是OPPO也成功反擊了一個專利流氓,首次讓一個專利技術被宣告無效,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專利流氓那些事兒。
在OPPO公司的反擊之下,一家專利流氓公司NPE VoiceAge EVS的一件標準必要專利,首次在德國被宣告無效,打破了這家專利流氓“戰無不勝”的記錄,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比較罕見的贏了專利流氓一把。
先說說什么是專利流氓!英文稱為Patent Troll,又叫專利蟑螂,用于形容一些本身不生產專利產品,卻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相關企業,以獲取賠償的個人或公司。專利流氓通常是從企業或者高校購買一些基礎專利,然后借這些繞不過去的專利來發財。
從商業模式來說,專利流氓購買專利的目的,不是為了賣自家產品,而是借專利來打官司,從專利“侵權”企業那兒獲得賠償,或者庭外和解的和解金。
專利流氓最先出現在1993年的美國,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嚴格,打官司又非常耗時耗力,專利流氓在美國應運而生,用了不到20年時間,專利流氓發出的訴訟案件,就成為了美國專利糾紛案件的主流,這種現象后來又蔓延到歐盟國家,結果往往是被告企業選擇花錢消災。
有統計數據顯示,僅2012年,在美國由專利流氓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就有約2500件,占同年美國專利侵權案件的60%以上,2013年更是達3000件以上。
從行業來看,通信行業也是歐美專利流氓 重災區,由于通信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最為嚴密,而且涉及的都是大型公司,為了企業聲譽,往往會選擇庭外和解花錢消災。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4年,被專利流氓訴訟最多的三家企業是蘋果、三星、AT&T,案件都超過了170件。
比如這次跟OPPO打官司的NPE VoiceAge EVS,就是一家專利流氓公司,NPE中文翻譯過來是非專利運營主體,它們持有某些專利,卻不打算真正投入使用,只是借助打官司的方式,讓那些遭到碰瓷的企業選擇主動和解。
公開資料顯示,NPE VoiceAge EVS是日本軟銀集團子公司旗下的一個企業,之前購買了EVS編解碼器專利,這是VoLTE技術中語音通信的基礎專利之一,正是依靠這個基礎專利,這家公司到處跟手機企業打官司,除了OPPO之外,還有TCL、小米、聯想等中國公司,以及蘋果、HMD等歐美手機企業。
面對NPE VoiceAge EVS發出的訴訟,TCL、聯想、小米等廠商都選擇了和解,雙方的和解金額并沒有透漏,但應該不是一筆小數目,和解金額有可能高達上億歐元,唯有這次強硬的OPPO贏了一把,但是雙方在德國官司還在繼續。
有意思的是,本身就算是半個專利流氓的諾基亞,一方面用手上的專利到處跟OPPO等手機公司打官司,另一方面,購買了諾基亞品牌授權的手機企業HMD,也成為了專利流氓的碰瓷目標,HMD在德國、瑞士等多個國家都因為專利流氓的官司,遭遇了禁售。
對于專利流氓的泛濫,谷歌負責法務的高管就曾經表示,一臺智能手機最多有可能收到25萬件專利訴訟。這兩年中國的手機企業越來越重視海外市場,也遇到越來越多的專利流氓碰瓷,這次OPPO選擇不妥協、不和解,這對于中國公司出海還是很有借鑒性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專利流氓就像蟑螂一樣,它不會因為訴訟對象選擇和解就完事了,恰恰相反,越是容易和解的公司,越是成為專利流氓針對的對象。
因此,要反擊專利流氓,常用手段是企業共同成立反專利流氓聯盟,收購有可能給企業帶來訴訟的關鍵專利和基礎專利,然后再將這些專利授權給聯盟成員,用這種手段來反制專利流氓。
此外,被專利流氓不斷碰瓷的公司,也可以聯合起來向政府部門呼吁,修改相關法律法規,來打擊專利流氓行為。
2020年初,蘋果、微軟、寶馬等來自四個行業的35家公司,在致歐盟委員會的一封信中,就共同呼吁歐盟對所謂的專利流氓采取行動,理由是它們正在扼殺創新。
對于出海的中國通信企業來說,應該高度重視專利流氓的問題,盡快建立起聯合防御機制,比如反專利流氓聯盟,利用手上既有的核心專利,或者直接收購一些基礎專利,用“以攻代守”的手段,來打擊和防范專利流氓,而不是各自為戰,最后被專利流氓各個擊破。
總而言之,這次OPPO不屈服于專利流氓的碰瓷,敢于主動反擊,這對于中國的通信企業來說,是一個很積極的信號,值得贊賞,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中國企業站出來,聯合起來共同打擊專利流氓。
文源: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