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是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也是世界廣泛認同并暢通無阻的全球貿易“通行證”,如果品質上乘的土特產是一頂皇冠,那么地標產品就是這頂皇冠上的明珠。眼下,地理標志產業已經成為鄉村產業振興,壯大區域經濟,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為進一步交流企業商標品牌保護經驗和措施,持續推動地理標志產業健康發展,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知識產權家特此推出地標企業品牌故事系列報道,通過講述企業背后的故事彰顯企業品牌的價值觀,更好的傳遞老字號聲音,助推品牌持續發力!
本次推出“地標”企業品牌故事第二期——培育品牌闖市場,鹽池“黃花”變“金花”
觀為名花,食為佳肴,用為良藥。
盛夏的七月,走進寧夏吳忠市鹽池縣惠安堡鎮大壩村,金燦燦的朵朵黃花鑲嵌在綠葉間格外耀眼,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基地里,正在作業采摘的就是葉片細長發散的植物——黃花菜。
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鹽池黃花菜早在2013年就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2017年榮獲全國十佳蔬菜地標品牌,2018年獲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9年獲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產量高、品質好是鹽池黃花菜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鹽池黃花菜干菜長度一般大于10厘米,色澤淡黃或金黃色,肉質肥厚均勻有光澤,具有黃花菜特有的香味,被商家譽為國內黃花菜中的極品。好品質得益于獨特的地理環境,鹽池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工業污染少、水質好,土地中微量元素含量高,耕地以沙壤土居多,且未受到污染。因其是畜牧大縣,充沛的牛羊糞可作黃花菜種植底肥,也讓鹽池黃花菜成為有機產品。

在位于惠安堡鎮的黃花菜融合發展產業園內,只見交易中心、晾曬場、加工車間等樣樣具有,而且園區水、電、路、氣全通。目前該園區已投資8500萬元,引進國字融鹽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寧夏塞上陽光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進駐。鹽池縣融鹽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已投資1400萬元在黃花菜產業園建起了集黃花菜收購、干菜加工、分級包裝、檢驗檢測、倉儲物流、市場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項目。
據了解,于2019年7月成立的鹽池縣融鹽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是鹽池縣融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黃花菜、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收購、經營銷售、加工、存儲,農產品市場投資和開發配套服務及農產品電子商務等。
“我們去年投資2100萬元建起了黃花菜速凍冰鮮生產線,目前已加工銷售100余噸,預計今年加工銷售800多噸,將有效提升當地黃花菜深加工能力,合作社基本上也參照我們的價格進行收購,有效的發揮了企業的帶動作用。”該負責人說,黃花菜農特產品看的就是品質,打造“品牌”,在利用地區資源優勢的基礎上,更需要進一步優化保障體系,細化支持政策,讓品牌“有官方認可、有政府扶持、有品質保證”,“融鹽金花”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產值利潤呈幾何數字增長,黃花菜產業無疑成為鹽池縣僅次于灘羊的第二大致富產業。顯然,地理標志農產品在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引領企業走出去的示范作用日益凸顯,既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又打造了優質區域公用品牌。給農產品一張“名片”,讓品牌亮起來,抱團闖市場,這并非偶然,獨具的地域特色既推動了地方特色產品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又在品質上賦予了“背書”。
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培育萬畝黃花菜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注冊融鹽金花、惠萱王、塞上忘憂等19個企業或產品商標。未來,鹽池縣將不斷加快黃花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全力打造西北乃至全國的黃花銷售集散中心,實現產業聚集和產業提升,闊步踏入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呈現金色產業鋪滿鹽州大地,致富金花光耀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