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部署實施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之后,3月31日,國務院再次部署推進減稅降費。本次推出的政策加上已出臺稅收優惠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超過5500億元。
31日召開的會議指出,今年在調整一些階段性政策的同時,不搞“急轉彎”,采取對沖措施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先進制造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是加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并將個體工商戶納入優惠政策范圍,從今年1月1日起至明年底,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進一步降低實際稅負。
二是從今年4月1日起至明年底,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由現行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31日印發的《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明確,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5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45萬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5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5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征增值稅。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小規模納稅人,以差額后的銷售額確定是否可以享受本公告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政策。
此外,為進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幫助企業紓困發展,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于延續實施應對疫情部分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其中,自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專家表示,起征點的提高和征收率的減低,將直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就業。
三是從今年4月1日起,將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儀器儀表、醫藥、化學纖維等制造業企業納入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范圍,實行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專家表示,此項政策進一步減少對運輸設備、電器機械、醫藥等制造企業資金占壓,全面盤活市場主體的資金周轉能力,使更多先進制造業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從而帶動產業鏈、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制造業的利好消息,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勵企業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會議決定,一是今年1月1日起,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于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元基礎上,今年再為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政策。二是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核算方式,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優惠,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由次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改為當年10月份預繳時即可扣除,讓企業盡早受惠。同時,要研究對科技研發服務企業、“雙創”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
31日召開的會議強調,在落實減稅政策的同時,要有序合理壓減非稅收入,堅決防止各種名目亂收費增加企業負擔。
同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1年“治理涉企收費 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工作。中介機構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收費、交通物流領域收費、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收費、商業銀行收費,這五類重點領域將加強涉企收費監管。
會議要求,要多用公平普惠的政策和改革,使市場主體更大受益,提升活躍度。同時引導地方利用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合理降低政府杠桿率,防止盲目鋪新攤子,增強財政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