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識產權圈出現了多個省份非正常專利申請通報情況。其中,江蘇省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情況,涉及10495個申請人、309家代理機構。四川省涉及相關申請人提交的共12601件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其中79件已主動撤回),包括2246個申請人、113家代理機構。江西省共存在3469件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涉及946家申請人、101家代理機構。
據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截至3月17日上午,此次通報的非正常專利申請60%已由申請人主動撤回。
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表示,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部署專利非正常申請的專項整治行動,各地知識產權部門正在進行核查和處理。
據悉,國家知識產權局1月27日發布的《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下簡稱《通知》)特別提到,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予以從嚴打擊、從嚴處置。
“我們這么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將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申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何志敏透露說,對于專利非正常申請行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后續還會有更大力度的打擊措施。
3月1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了《關于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的公告,公告中公布了9類屬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
根據《關于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下列各類行為屬于本辦法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
(一)同時或者先后提交發明創造內容明顯相同、或者實質上由不同發明創造特征或要素簡單組合變化而形成的多件專利申請的;
(二)所提交專利申請存在編造、偽造或變造發明創造內容、實驗數據或技術效果,或者抄襲、簡單替換、拼湊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等類似情況的;
(三)所提交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與申請人、發明人實際研發能力及資源條件明顯不符的;
(四)所提交多件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內容系主要利用計算機程序或者其他技術隨機生成的;
(五)所提交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系為規避可專利性審查目的而故意形成的明顯不符合技術改進或設計常理,或者無實際保護價值的變劣、堆砌、非必要縮限 保護范圍的發明創造,或者無任何檢索和審查意義的內容;
(六)為逃避打擊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監管措施而將實質上與特定單位、個人或地址關聯的多件專利申請分散、先后或異地提交的;
(七)不以實施專利技術、設計或其他正當目的倒買倒賣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或者虛假變更發明人、設計人的;
(八)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師,或者其他機構或個人,代理、誘導、教唆、幫助他人或者與之合謀實施各類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
(九)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擾亂正常專利工作秩序的其他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及相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