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其中第三條提到,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成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但不可否認的是,供應鏈金融仍然存在對象、產品、主體、場景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IDC《2023供應鏈金融科技發展洞察白皮書》顯示,目前以核心企業主體信用背書,供應鏈上游的融資可獲得性較高,但在融資的成本、期限、額度、便捷度等方面存在優化空間。
直面挑戰,危中尋機。縱觀供應鏈金融市場,互聯網科技平臺正在充分挖掘供應鏈金融科技價值點,改變傳統模式下限制供應鏈金融良性發展的底層邏輯和模式,使以往依賴于核心企業擔保的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緩解。
“秤砣雖小壓千斤”,服務好民營經濟,首先便是要服務好中小微企業,服務好產業鏈、供應鏈。可以說,供應鏈金融科技所能發揮出的作用與價值遠不止如此。
京東科技金融科技事業部負責人認為,供應鏈金融科技給產業鏈本身帶來的價值,不僅局限于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可以為產業供應鏈創造固鏈、穩鏈、強鏈等更多元、更具穿透力和更長遠的價值,比如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提高產業鏈的全要素生產率、助力相關產業鏈構建成本優勢等。
“用數智化激活產業的現金流,是供應鏈金融深耕的一個方向。”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宋華認為,數智化的關鍵路徑首先是“三全”,即全觸達、全要素和全場景。同時,還要做到“三可”,可透明、可追溯、可信任。做到“三全”和“三可”,才能達到“三能”效果,即能響應、能韌性和能持續。
在產業數智化轉型浪潮下,通過供應鏈金融科技能夠有效解決現實的融資難問題,作為民企的天章紙業對此深有體會。
據悉,天章紙業是京東自營體系下的頭部供應商,近年來,通過“京保貝”提供的融資服務已覆蓋其近五成的采購費用。2023年,天章紙業還與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達成科技型合作,搭建了信貸駕駛艙,并接入多家金融機構。
“妥了網的后勤保障物資上游供應鏈廠家、供應商超過千家,大部分為中小型企業。”天章實業集團副總裁、樂活科技(妥了網)CEO 賓超介紹道,“京東供金平臺Lite版的引入,解決了賬期痛點,幫助我們高效便捷對上游供應鏈進行貨款支付,從而暢通上下游供應鏈,服務終端客戶,滿足客戶對于后勤保障物資的快速響應需求。”
從第一款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保理融資產品“京保貝”到服務于鏈屬中小微企業的采購融資、動產融資、倉單融資等多種供應鏈金融科技產品,從服務于廣大京東自營供應商到走出內部生態發展“四個一體化”,賦能千行百業民營企業發展,脫胎于自身數智供應鏈實踐的京東,有著扎實且獨具特色的供應鏈金融科技發展路徑。
隨著當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彼此依存度越來越強、業務流程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不同產業鏈交織更加復雜、供應鏈對于市場需求變化反應更加敏捷,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也進入下一個十年的黃金發展期。
產業多方對供應鏈金融科技的需求也發生著變化。如何借助生態多方力量,實現供應鏈金融“服務鏈路更透、行業洞察更專、平臺鏈接更通、平臺運營更精”,充分協同金融與科技側的“有限供給”與產業側的“無限需求”,正是數字科技平臺在新形勢下創新發展的機遇所在。
抓手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確要求,深入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支持重點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內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
京東科技已著手朝著這一方向推進業務發展。京東科技金融科技事業部負責人表示,“越來越多的產業鏈客戶,需要我們提供更加具備產業鏈特性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要將供應鏈金融做“專”,提供“一鏈一策”甚至“一企一策”。隨著產業鏈企業之間的交易和協作關系更加密切,產業鏈知識圖譜也變得愈加復雜。這就要求供應鏈金融服務要圍繞產業鏈需求,向更專業、更細分的方向發展,對每個細分行業的上下游產業圖譜、交易機制和相關影響因素、市場的時間差異、地域差異要有足夠的了解。
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當前,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創新打造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并以內場+外場、科技+金融、上游+下游、B端+C端的“四個一體化”戰略方向,構建完善的全鏈路、全場景產品體系和運營體系,增強了產業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可獲得性,也提升了供應鏈產業鏈的韌性與安全性。
目前,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已累計覆蓋30多個產業場景,包括食品、酒水、飲料、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通訊數碼設備、家電、家具家裝、衛生潔具、紙品、連鎖酒店等細分場景,整體服務數百家核心企業、數百萬家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