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2年第五屆致同論壇暨成都企業新機遇論壇在成都舉辦,與會專家圍繞中國經濟形勢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企業高質量發展、成都資本市場新機遇等話題進行深入研討,助力成都企業把握產融結合新機遇、捕捉金融活水新動能。
今年8月,致同中國發布《致同咨詢行業洞察—金融科技行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認為,金融科技內生模式逐步走向整體智能化,區塊鏈的作用日益凸顯,數字變革已深入到各業,我國的資本市場也在不斷地助推科技創新,企業的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領域受到極大關注。隨著金融科技企業日益成熟,相關產業的巨大潛力也將得到釋放。
技術更迭促進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可以看到,AI自身能力持續進化,金融數據類型日趨豐富多樣成為算法變革的有力推手。如今,金融領域的AI需求與日俱增,通過多模態和低資源機器學習等關鍵核心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標注數據量,縮短AI研發周期,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金融領域AI算法愈發呈現工程化、多模態、低資源、小數據的趨勢,金融“數智化”邁上新臺階。
而隱私增強技術則成為數據價值挖掘的新趨勢,兼顧數據安全、隱私和機密使得金融行業數據的要素化、服務化成為可能。然而,關于“數據資產”的隱私邊界界定、格式規則的統一、數據定價、質量評估等方面的問題仍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未來,聯邦化的數據資產生態將成為數據資產市場化的主流資產,更加統一規范的“國家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金融科技應用將探索更多元化的場景
報告認為,智能投研已進入與“投研數智化中臺建設、投研/投管/投決一體化聯動、買賣方安全可信對接、多數據源生態整合”協同發展的新時代。未來的智能投研發展將需要“一核三體”的支持,即產業鏈知識圖譜核心技術+投研一體化、數據一體化、供需一體化。
目前,在元宇宙的展望與應用上,社會各界已有了不同方向、不同業務的探索與實踐。跟現實世界一樣,元宇宙中的虛擬世界有用戶、需求、貨幣,給金融業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土壤。金融機構可通過元宇宙實現與客戶非接觸互動;加強與客戶的關系與業務聯系;提供更加具體的服務場景;及時有效與客戶進行溝通;跟蹤與記錄客戶的虛擬交易數據,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沉浸式金融服務體驗。
技術安全對于保障金融科技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進程向縱深發展,各類敏感數據在收集、傳輸、存儲、使用和銷毀過程中面臨的安全風險日益凸顯。以國家頒布《數據安全法》為標志,數據安全已成為信息安全體系的核心。企業需根據國家數據安全治理相關標準,以數據安全治理通用框架為組織數據安全規劃設計。
報告認為,近年來,在金融服務領域,API使用率呈上升趨勢,機構可以用API來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及產品創新。但與此同時,API 成為了當前最常見的攻擊媒介,金融服務組織需對此進行警惕。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漸趨規范
在過去的5年中,金融科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勢所趨下,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成為主流,從支付掃碼互通、數字貨幣試點到人工智能(AI)、區塊鏈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金融科技一直在探索中前進。同時在強監管背景下,一系列政策也相繼出臺,市場逐漸趨于規范,金融科技的落地和應用有了更準確的定位。
可以看到,目前,我國正在逐步通過金融科技創新重塑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了新階段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目標及要求,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我國金融科技正在逐步規范、健康、有序的發展。
據了解,致同與金融科技生態圈中的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保持著密切溝通與合作,實時掌握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的前沿動態,并積極開展最新技術在金融業務及管理中的應用探索。隨著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各金融科技企業的管理人員更需要更新其思維和創新的模式,以保持持續的競爭力。致同在金融科技行業擁有來自全球網絡的專業人員,通過人員和資源的組合,可以預測和應對市場的變化對行業的影響,為金融科技機構提供多方位的服務,從風險管理、交易支持、審計、管理咨詢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跨部門流程優化方案、管理流程設計、財務盡調、估值服務、合規體系建設、戰略定位與咨詢、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等服務。